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医药卫生   35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芍中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声和回流两种方法提取赤芍药材中的丹皮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Stable Bond Analytica l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为1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4nm。结果线性回归方程为:Y=1.01×105X-9.84×102,r=0.9999(n=5),在0.104~0.52μg范围内丹皮酚的峰面积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赤芍药材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同时可作为赤芍药材在炮制前后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52.
宋士霞  王东援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0):1589-1592
 目的 探索研究一种新型反相烧结薄层板,有效克服电色谱展开中焦耳热对分离的影响,为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提供一种快速分析的方法方法 将薄层硅胶粉和玻璃微粉烧结在氮化铝陶瓷片上,再键合三氯十八烷基硅烷制成反相烧结板;用IR分析和差示量热分析方法进行反相键合相的表征,电色谱展开进行分离性能的评价。结果 5种染料完全分离,斑点直径小、理论塔板数为1 160 cm,分离时间为3 min;鉴别了白芍中5种有效成分,分别是苯甲酸、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斑点清晰,分离时间为7 min。结论 以氮化铝陶瓷为载板的新型反相烧结板制备方法可行,在平面电色谱中起到了良好的单面散热效果。  相似文献   
353.
不同产地赤芍野生品与栽培品性状显微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赤芍及其栽培品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差异。方法:赤芍的药材性状及其显微组织特征比对,显微数量分析方法。结果:不同产地的赤芍比较显示,道地产地多伦产赤芍呈圆柱形,并较其他产地药材直而长,外皮具排列紧密的纵沟纹,较易剥落,断面粉白色;根的横切面导管切向排列,并与木纤维束整齐交互排列;木纤维束由4~19个纤维组成。赤芍的栽培品与野生品药材性状、显微组织方面的差异表现为:栽培品的根呈圆锥状,须根多,外皮较平滑,气味弱;根横切面栽培品导管的排列方式与野生品不同,栽培1~2年的根导管稀疏,径向排列,三、四年生的外侧导管呈团块排列;五、六年生的根外侧导管有切向排列;赤芍栽培品淀粉粒较多,单位观察面积数量2656个/mm2,草酸钙簇晶数量较少,27个/mm2;而野生品的淀粉粒数量较少,1791个/mm2,草酸钙簇晶较多,72个/mm2。结论:道地药材多伦赤芍与其他产地药材略有差异,可以根据其外观形态和木纤维束情况区别其他产地赤芍。赤芍野生品和栽培品在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上存在差异,外观性状的差异、根横切面导管的排列方式和单位面积草酸钙簇晶和淀粉粒的数目,可作为两者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354.
牡丹种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进一步研究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种子中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及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芍药苷(1)、氧化芍药苷(2)、6′-O-β-D-葡萄糖芍药内酯苷(3)、8-去苯甲酰芍药苷(4)、8-debenzoylpaeonidanin(5)、1-O-β-D-glucopyranosylpaeonisuf-frone(6)、1-O-β-D-乙基甘露糖苷(7)、蔗糖(8)、木犀草素(9)、芹菜素(10)、苯甲酸(11)、1-O-β-D-对羟基苯甲酰葡萄糖苷(13)。结论:化合物2,4~6为该种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7和12为首次从芍药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55.
目的:探讨白芍的作用机制并预测白芍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白芍的作用机制,高效液相色谱建立研究白芍的指纹图谱,从而分析白芍的质量标志物。结果:白芍的活性成分有13种,与白芍功效有146个共同靶基因,核心靶基因有IL6、MAPK1等,基因功能富集获取了377个GO条目,白芍主要通过影响与蛋白质等的结合,作用于膜外间隙、质膜等,通过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发挥作用。通路富集获取了149条通路,包括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癌症通路、乙型肝炎等,中药调控网络筛选出有效活性成分7个,包括芍药苷、儿茶素等;建立白芍指纹图谱,指认了7个主要色谱峰,包括芍药苷、儿茶素等。结论:白芍主要通过对药物的反应、调控DNA转录、基因表达等生物学过程,作用于癌症通路、乙肝通路发挥作用。芍药苷、儿茶素作为白芍的质量标志物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